中国的医学教育该如何开展?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不少临床医学生未能返回住培基地。有医学教育专家对此表示遗憾,认为学生们错失了一次难得的磨炼机会,希波克拉底誓言并非医学生入学时的口号,更应该在战“疫”前线践行。疫情之下,医学教育该如何开展?近日,相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线上模式暂代线下课堂
 
  3月中旬的一天,在青岛大学医学部党政领导的组织下,一场特殊的思想教育政治课在线上开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带队专家,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牛海涛、于文成、魏丽丽,以直播的方式,为医学生们讲述了武汉一线的经历,并结合专业对新冠肺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疾病,对老师而言是一次学习机会,对学生亦是。我们就是想创造一切机会弥补上这一课。现场讲解带给学生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种来自前线的特殊氛围会让学生们更加感同身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董蒨说,目前按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像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仍然不能返校。“开设网络课程实属无奈之举,真正希望的是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跟随老师在临床一线参与救治。”
 
  在全国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群中,身为委员的董蒨积极呼吁尽快恢复医学院校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临床实习。其建议得到北京大学等高校医学部的支持。
 
  疫情期间,培训基地(医院)的线上培训没有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省级卫生健康委指导培训基地按照防控部署及要求,将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重点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全员培训,指导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等6家教育机构,联合开发了“新冠肺炎”学习专栏。截至3月中旬,累计在线培训740余万人。
 
  突发疫情是一次磨炼机会
 
  除了线上学习,有一批年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冲向抗疫一线,他们近距离地感受老师们、前辈们的崇高医德。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医师吕小龙,从老家骑行70公里返回培训基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10名住院医师坚守岗位,因疫区封锁、交通停运而滞留家乡的120余名住院医师积极申请返回岗位,数十名住院医师主动申请参加一线防控工作。据中国医师培训学院不完全统计,近20万名住院医师正常开展临床实践训练。其中,5万余名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疫情防控。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说,在抗疫中,年轻学子们得到了洗礼和成长,加深了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但同时,同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失去了一次淬炼成钢的机会,令人遗憾。”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齐学进介绍,目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两个部门管理。卫生健康部门主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部门主管硕士培养。不同主管部门出台的不同政策,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存在差异化。“这也提示目前的医教协同状态实际上相对脆弱。”
 
  “如果在疫情期间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我们的研究生没有经过磨炼,那么如果再次发生疫情,他们是否有能力冲向前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沈晔表示,对于医生的培养要着眼于未来。在突发疫情面前,医生包括住院医师、专硕研究生都应该走上前线。“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信心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抓好教学培训工作。”
 
  对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在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存在明显短板——重“技”而轻“道”,重“治”而轻“防”,重“专”而轻“全”。医学院校普遍缺乏传染病防护教育,更没有战时医护演练,甚至像《传染病》《血疫》之类的严肃影片也难以进入医学教育视野,以至于少数逆行的医护人员只能临时抱佛脚,现场紧急学习防护技能。
 
  沈晔指出:“许多医生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医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都要有一个新标准,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病毒与人类共生共存,应该随时将新发传染病研究成果纳入医学教育内容。”齐学进表示,医学教育应该充分考虑现实需求,更加重视对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