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最高奖项,授予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截至目前,已进行八届。在以往文献中,有研究者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理工学科、农林学科,以及某一届或几届教学成果奖的分布特征等角度展开分析,但迄今少见专门针对医学门类获奖情况分析的研究。为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导向作用,本研究基于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全数据分析医学领域获奖情况,阶段性总结近3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就与趋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原国家教委与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包括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2014年、2018年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始于1989年,每4年评选一次。其中,1997年合并了原国家教材奖,2014年由高等教育领域扩展到教育全领域,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类分别进行评奖,2018年首次接受来自香港、澳门的项目申报。本研究选取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的医学项目,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普通本科院校,剔除职业院校获奖项目,共筛选出医学项目342项,占八届全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8.83%。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的主要信息包括成果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第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项等级分为特等奖、优秀奖,其余七届均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本研究从这些信息入手,结合研究问题,完成对医学奖项等级分布、地区分布、覆盖程度、高校分布、合作情况、第一完成人、获奖主题等情况的分析。
二、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统计结果分析
(一)奖项等级分布
医学领域奖项等级分布见表1,可以看出,医学特等奖、一等奖占全部领域特等奖、一等奖的比例大幅提升。从特等奖来看,1989年特等奖总数52项,医学3项,仅占比5.77%。近五届全部特等奖11项,医学3项,占比达27.27%。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公众对医疗服务人员需求的递增,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受到重视。从一等奖来看,2018年医学一等奖占全部一等奖的比例达到历届最高,为12.00%,说明近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奖项地区分布
以第一完成单位进行统计,依据我国政府年度统计常用的划分办法,按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医学领域奖项地区分布见表2,可以看出,奖项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占比持续保持在55.00%以上。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除1997年、2001年西部地区奖项总数多于中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奖项总数均多于或等于西部地区,这可能与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有关。但从近七届来看,西部地区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多于中部地区。1993年至2018年东部地区特等奖和一等奖28项,中部地区3项,西部地区7项,面对东部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面夹击,“中部塌陷”现象明显。
此外,同一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奖项分布也不平衡,东部地区奖项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中部地区主要集中于黑龙江、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重庆,这11个省市占奖项总数的73.10%。
(三)奖项覆盖程度
342项医学奖项共覆盖113所高校,剔除改名、合并高校,共计83所,覆盖程度为24.27%。具体来看,八届医学领域奖项覆盖的高校数量分别为36所(覆盖率87.80%)、28所(覆盖率80.00%)、26所(覆盖率83.87%)、36所(覆盖率83.72%)、28所(覆盖率58.33%)、41所(覆盖率74.55%)、40所(覆盖率88.89%)、39所(覆盖率88.64%)。其中,第五届奖项覆盖程度最低,除第五、第六届外,各届奖项覆盖程度均达到80%以上。
(四)完成单位分布
以第一完成单位进行统计,对342项医学项目完成高校的类别、层次进行分析。
1.从高校类别来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集中在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部)、独立建制的医药院校、为部队培养卫生技术人才的军医大学。医学领域奖项不同类别高校分布见表3,可以看出,医药院校在获奖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医药院校241项,占比达70.47%。但是,医药院校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率表现较差。近五届医学领域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情况是综合性大学9项,占综合性大学全部奖项的12.00%,医药院校15项,占其全部奖项的10.64%,军医大学3项,占其全部奖项的15.79%,军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率均高于医药院校。
2.从高校层次来看,本研究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医学领域奖项不同层次高校分布见表4。2001年至2014年医学领域所有奖项与一等奖分布表现一致,即普通本科院校获奖最多,其次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获奖最少。2018年医学领域所有奖项普通本科院校获奖最多,其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从一等奖分布来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获奖最多,普通本科院校最少,可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获奖主体。
(五)合作情况分析
以完成单位和完成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医学领域奖项合作情况见表5。
1.从单位合作来看,医学奖项呈现由1个单位独立申报向多个单位合作申报演变的趋势。但单位独立申报仍是主要完成方式,占比持续保持在90.00%以上,单位合作申报的奖项较少,共计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2~3个单位合作12项,4~6个单位合作5项,21个单位合作1项;校校合作14项,校医(医院)合作1项,校政(卫生局/厅)合作1项,校政医合作1项,校企(企业)会(学会)合作1项。
2.从人员合作来看,团队合作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至关重要,1人独立完成的奖项全部集中在前三届,且仅占全部奖项的4.39%。医学成果奖的培育不仅重视团队合作,并表现出合作人数逐渐递增的趋势。1989年以2~3人合作为主,1993年至2009年演变为4~5人合作为主,2014年、2018年以10人及以上合作为主。合作人数最多的奖项出现在2018年,达22人。此外,2018年还首次出现国际人员参与合作的情况(仅1项)。
(六)第一完成人分析
第一完成人是成果培育的“掌舵人”,对于方案整体设计、组织实施有着主要贡献。医学领域奖项第一完成人职务分布见表6,可以看出,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占比最高,为54.04%,其次为二级学院或附属医院的(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及系(副)主任,无行政职务的专业教师占比最低,仅为4.68%。可见,医学领域教学成果普遍是领导带领组织开展,“挑大梁”的一线专业教师较少。此外,有4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近五届共获奖三次,校领导3人,学院领导1人;有25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近五届共获奖两次,校领导17人,学院领导8人。
三、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主题分析
(一)获奖主题类型
医学领域获奖主题类型分布见表7,主要涉及9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教材、教学模式改革、学科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教学平台与基地建设、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素质教育。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集中于近三届,“课程建设与教材”近五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他们名列前二,受到普遍关注;“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平台与基地建设”作为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也备受重视;“素质教育”排在最末,且集中于近五届。21世纪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修养开始受到关注,但其重视程度尚待提升。除此之外,对于“教师发展”“国际合作”“继续教育”的关注较少。
(二)获奖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
医学领域获奖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分布见表8,包括10个方面:医学大类、中医学与中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其中,“医学大类”是所有医学门类的统称,获奖最多;“中医学与中药学”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极富中国特色,紧随其后;其次是现代医学的三大主要学科分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它们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但“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与其他两个相比其重视程度尚待提升。
(三)获奖项目关注的热点
1.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医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20世纪中期,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国际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开始,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受到重视。中国药科大学开展“药学综合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通过拓展多种实践方式,如综合一体的实验教学、模拟药房和车间实训、开放实验室等,构建“课堂内外-校内外-国内外”三层次的实践活动,并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机制,形成了综合实践、自主选择、多元结构的药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在全国得以推广。
2.卓越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两届医学领域有11项成果名称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从1.0到2.0,旨在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夯实医教协同,综合性大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该体系遵循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的“三结合”原则,落实接触临床前移、医学问题前移、科研训练前移的“三前移”措施,培养的医学毕业生近3年70.00%以上就业于三级医院。
3.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近两届医学领域有7项成果名称涉及“胜任力”,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变革是国际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三提前”(提前动员、教育、规划)培养学生“追求卓越与促进健康的精神动力”;以“四结合”(社会实践与人文素质、综合实验与专业课程、毕业设计与课程研究、现场实践与校内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实践与组织协调的执行力”;以“五强化”(教师专业引领、科研资源转化、学生国际视野、自主学习、学生综合创新素养)培育学生“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潜质”,凝练三大核心胜任力。
4.医学教育标准。近三届医学领域有7项成果名称涉及“教育标准”。“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贯彻深化医教协同文件精神的重要内容。医学教育标准也是保障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医学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北京大学开展“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通过参照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2012年版《全球医学教育基本标准》,对2008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进行完善,形成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填补了我国百余年来现代医学教育缺乏标准指导的空白。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它既体现了各学科领域当下的教学水平与改革进展情况,同时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认真分析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管中窥豹反思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从取得的成绩来看,一是医学特等奖、一等奖占全部特等奖、一等奖的比例大幅提升,展示出新时代医学教育从规模扩大,走向质量提升,迈向实力增强的发展态势。二是医学奖项完成人以多人合作为主,并呈现出人数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出教师团队协作合作育人的意识不断增强。三是从医学奖项研究主题重点、热点,折射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同时回应人民健康重大关切,与党和国家实施的重大政策高度一致,且紧跟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主题对于一些重要领域关注不足,如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素质教育、国际合作、继续教育、教师发展等内容;二是高校对于外部资源的重视不足,医学领域奖项以单位独立完成为主,单位合作完成较少,国际合作更少;三是第一完成人行政职务普遍偏高,无行政职务的一线专业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参与率较低;四是医学领域奖项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
(二)若干思考
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出发,本研究基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医学获奖的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已有文献,审视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思考如下。
1.医学教学改革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医双馨的合格人才。医生从事的工作关乎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必然要接受高质量、精英式的专业教育,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实践技能;同时,医生服务的对象又是复杂的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决定了其除治疗疾病外,还需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高尚的医者情怀、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等。医生职业的特性体现了高等医学教育兼具双重属性,其中传统的生理科学属性由来已久,而人文与社会属性是随着人们对于疾病与健康认知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逐渐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培养德医双馨的合格人才指明了方向。但是,“素质教育”相关主题内容在医学领域获奖主题类型分布中排在最末,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其重视依然不足。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应课程;将人道主义精神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意识;定期开展医患纠纷防患专题讲座等校园活动,着力培育精于专业且诚于品德的德医双馨的合格人才。
2.服务人民健康需求,加大预防医学和基层医学人才培养。人民健康不仅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需求,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合理的医学人才结构是全周期全过程维护人民健康的保障与基础。但随着医药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以及“双一流”政策导向,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所谓的高精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重视不足。统计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仅占医学全部教学成果奖的5.26%,低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八届医学领域仅有10项成果名称涉及“社区”“农村”“全科”,以及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预防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也反映了我国各类医学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规划。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重“治”也重“防”,重“专”也重“全”。一是从国家层面提升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合理布局专业点及人才结构,加大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人才培养,如在“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2020年4月初,清华大学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就是要培养文理医工结合的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大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一大批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全科医生。
3.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医教协同及多方合作育人机制。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以医教协同为主体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多方合作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它既涉及办学机制,也涉及人才培养机制。其中,高校与附属医院的关系一直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关注的话题,两者合作有利于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等,从而实现“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但高校和附属医院是两个独立的社会组织,目标、体制、利益各异,导致其合作存在很多障碍。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高校与(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医教不协同、各行其是的弊端依然突出。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附属医院人才培养的教学职能。如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使用教学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此外,统计结果显示,单位合作培育的医学教学成果较少,国际合作更少。对此,高校应拓宽国际合作,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项目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能力;独立建制的医药院校还应通过校校合作以克服学科单一、资源不足的局面等。
4.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全员继续医学教育。高等医学教育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终身连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最后的、时间最久的阶段,以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旨在通过更新知识、理论、技能、方法等使医学人才整个职业生涯均保持“医乃仁术”的人文素养、“精于专业”的业务水准,并不断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卫生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制度已初步建立、覆盖率正在提升、形式多样,但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宏观管理与规范、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另外,高校对于继续教育的关注也严重不足,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针对各级各类医学人才不同需求,强化全员继续教育。一是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前沿知识;二是建设专业覆盖广泛、区域布局合理、满足培训需求的教学基地;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四是将继续医学教育是否合格与医疗工作者日常考核、职务评定等相衔接。
5.制定适应行业特点的各类医学人才评价标准。医生是一项通用性较强的国际化职业,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医学教育标准有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国际标准(WFME)等。另外,国际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也反映了医学人才评价标准侧重点的变化,从掌握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循序渐进的学科专业知识,到不受专业限制能够解决临床治疗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再到强调人文素养以患者为中心,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服务能力。统计结果显示,教育标准、岗位胜任力均是近些年医学领域获奖项目关注的热点。由于现代医学教育学科跨度大、种类繁多,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探索制定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以及“因科制宜”的不同评价标准,以适应各类医学人才评价的需要。
6.对中西部地区实施重点帮扶,促进区域医学教育协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东强西弱的问题,医学教育同样如此。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对中西部地区实施重点帮扶。一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学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如实施中西部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加强中西部医学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发挥高水平医学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如组团式帮扶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工作;三是通过专家支援、骨干进修、适宜医疗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提升中西部地区医护人员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