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

  医学与药学密切相关,医学知识是学好药学专业的基础。目前,全国高校中有药学专业的大学基本含有医学专业,其医学的学科优势与课程建设成效为办好药学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文章提出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建融化学、生物学、医学为一体的新型药学教学模式,辅以中心化、规范化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培养医学知识背景较好、有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面向医药领域的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已渗透到医药科技的各个方面,药学正由传统的化学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现代社会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检验及使用,随着当前社会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世界医药科技发展与中药现代化对药学人才需求等因素的变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调整和改革现有药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二、树立创新教育的“方法”理念,践行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围绕素质与能力中心,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课堂教学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使教学活动不断深入进行下去,并适时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变换角度、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将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为主动创新性学习,利用开放实验室、野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尽早融入社会、进入科研,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者。
 
  三、利用医学教育资源与优势,优化课程体系
 
  在保证原有公共基础科学模块与人文科学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药学专业学科模块的设置,增设药学专业的生物医学学科模块;以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为支点,创建“三四五”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中,创造性地建立“三层次、四步、五个一”教学法,即三层次:开设基础性、综合性和开放设计性实验项目;“四步”:践行预习→拟定实验流程→操作完成实验项目→结果分析、讨论提高的教学法;“五个一”:践行一份综述、一项实验设计、一次实验准备与预做、一次讨论、一篇论文或一份实验报告“五个一”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方面,改革以讲授为主、实践为辅的教育模式,实施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加强创新训练,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等药学教育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教育模式,即前期专业基础课一致,从三年级开始,将药学专业理论课与其他专业理论课适当组合,形成固定的专门化知识块,设置四个培养方向,即普通药学方向、临床药学方向、药物制剂学方向、药物分析方向。学生根据兴趣和就业志向,任意选择某一专门知识块进行学习,培养过程中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后,学生既可掌握全面的大学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具备迅速投入适应专门工作岗位的能力。
 
  五、逐步实行全程导师制,着力培养医学知识背景宽广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医药资源,试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创建大学生创新实验班。在导师制的保障下,全面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实习方案,着力培养医学知识背景宽广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学院教师均有担任导师的义务,并以此作为奖励、晋升和评优的参考。每学期召开三次导师协调会,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检查、讨论导师制度工作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年举办一次与导师制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选出优秀导师、学生组,并予以适当的经济奖励。
 
  六、构建“三级平台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课内实践教学平台”“课外实践教学平台”“校企结合实践平台”三级平台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校企结合实践环节间的有机结合,形成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企结合实践平台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模式从顶层设计开始就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七、结语
 
  药学高等教育建设内涵丰富,教学改革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根据临床发展需要,依托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我们立足当前药学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路径,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质量的药学专业人才。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