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模式医学教育应用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理论课的传统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聆听为辅。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医学教育理论课模式———CBL教学模式。这种新的以案例为主,并且学生自己在课堂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学生的学习效率,缓解了课堂气氛,让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是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改革,也将会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社会在发展,医学也在进步,寻求适合的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现在各大医学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要分为三种:以个体为主的个体型学习、竞争型学习和相互合作型学习。合作型学习在教育界很多专业一直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模式和策略。C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它更倾向于合作型学习。CBL教学模式又称之为case-basedlearning模式,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它是一种教师引导为主,在上课前一周由教师确定教学要点和相关章节,准备一个临床案例,然后将有关内容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阅读并告知学生课上我们将进行个人和小组测试。接下来的一周学生分组准备资料,首先从该疾病所涉及的解剖知识,然后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这几个方面入手把任务分到每位学生。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自己讲授讨论,遇到疑问由老师给出合理提示或解惑,然后留一定时间给予测试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这种学习方式融合了TBL(team-basedlearning)团队学习和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并且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为之共同学习,相互之间交流的新策略。以往的传统教学,整个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从接受信息角度来看,这完全取决于学生上课的状态,他是否认真听取和把握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而新的教学模式,它缓解了部分老师讲课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及心理气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医学类课程特点
 
  医学类课程的特点是:(1)医学教育前两年学生学习解剖、组培、病理这些基础知识,第三年接触临床类学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第四年下到实习点。第五年进行毕业考试和操作考试培训。(2)学生普遍反映课程从基础过渡到临床时衔接不上,以往学过的很多基础学科内容在学习时没有意识到重要性,以至于学习临床课程时很多病例理解不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3)人体各个系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4)实习期间接触病人时很多病种似曾相识,却无法完整表述病情和独立分析患者的疾病特点。(5)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了解医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来提高学生沟通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CBL教学模式的出现既是医学教育的一次尝试,也是医学教育的一次改革。它让过去课堂上单一的交流方式转向了多维互动,社会心理气氛也从专制型走向了民主型。
 
  二、C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
 
  1.提出问题,明确任务。教师提供一个临床病例,介绍临床中的病例特点,学生的思维从实际面对病人病情开始,增强学生对该疾病的第一印象,同时精心设计病例问题,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通过情景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
 
  2.确定分组,实施任务。
 
  学生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性格的搭配,尽量避免一个组都是沉默寡言的同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收集资料,能动的、有目的的解决问题。由性格相对外向和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同学担当活动组织者,对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每个问题都有发言者,让发言与交流做到有条不紊。
 
  3.小组讨论,沟通合作。
 
  在小组的合作中,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每位成员不仅自己主动,同时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医学的学习不再变得枯燥无味和死记硬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相互沟通的过程模拟了临床中的医患沟通过程,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我们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我们更需要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医患沟通是医生与患者双向交流的桥梁。患者为了健康,来到医院,潜意识里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心理会不自主的害怕,如果没有医患沟通,患者对医生缺乏信赖就难免会出现误解和纠纷,甚至让部分患者以为没有红包医生就不会好好看病,出现这种病态的心理行为。小组交流会有不同观点的交锋、意见相左的时候,而最后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体会到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也会理解医患沟通在以后的从医生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小组讲解,能力提升。
 
  各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讲解,遇到有分歧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学生自己向同学讲授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充分,并且做好被同学提问的准备。这个讲授过程更是一个展示自己勇气、才能、智慧、口才和应变能力的机会。当然同时也为我们医学生以后工作面试做好准备,增强学生自豪感和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在通过提问和指点解决同学们考虑不够周全的问题,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病例学习提供方向。
 
  5.课堂测试。分为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和应用性练习。
 
  个人测试于课堂上在学生自己讲解完之后的十分钟内完成,这些题目相对简单,并且教师第一时间提供正确答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小组测试在个人测试之后立即进行,这个过程需要小组讨论,做刮涂卡,选择小组确定的最后答案。最后一个应用性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问题。这一轮相对来说问题难度较大,是现实中可能面对的问题,答案并无对错,只有最佳,小组讨论,举牌示意答案。这一过程的学习让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变得更加异彩缤纷,教学模式也更为多样化,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单纯依靠点名和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模式,让学生的成绩表现得更为客观和具体。
 
  6.教师总结,学生成绩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总结,分析各小组做的比较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提出临床中同一疾病可能出现其他临床表现时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埋下伏笔。对于学生成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分:学生对整个疾病重点的把握;讲授的条理性;讲解的整体效果;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对该疾病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讨论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CBL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课后反馈,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CBL教学模式更适合现在医学院的教学,它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和乏味,并且有的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并不比上过临床的学生浅显。以往我们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认为学医的前三年所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理论知识上了临床就基本忘记了,只有在见习和实习阶段接触病人,深入了解病人以后才会了解疾病发展和转归以及治疗。而通过开展CBL教学模式,学生考试时碰到该疾病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考试对他们来说也没有那么难。我们都知道学医相对于其他专业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十门课程需要我们去理解,而理解的前提首先是记忆,人类接受信息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记忆主要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CBL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首先,课程前一周教师提供的病例给了同学们第一映像,这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接下来学生在准备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再次记忆了疾病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在课堂讲授和讨论过程中第三次记忆该疾病,最后在课堂测试和教师总结过程中我们再一次回顾了疾病的各个方面。此时的同学们对疾病的记忆就显得尤为深刻。
 
  另外C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模式还有着以下优势:(1)它是一次医学教育的改革,大面积提高了医学效果;(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自主性;(3)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4)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习变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5)加强了同学们之间感情和能力的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教师在CBL教学模式中发挥的作用:(1)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制定合适的规则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平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2)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依据性别、性格和能力合理组建学习小组。(3)充分发挥自己的多角色作用,在任务分配、组织协调、课程聆听、效果评价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4)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习变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5)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同学之间团体合作,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和疾病的解决能力。教师要给出中肯和合理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白衣天使。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