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升阳举陷法治疗心力衰竭探究

  医学教育网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2018年的统计,已有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为介入治疗,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冠心病的病死率。但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行PCI术后仍存在“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中医治疗仍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方式。笔者(第一作者)导师袁宏伟师从田芬兰、杜武勋教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载,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其运用升阳举陷法治疗气陷水停,血瘀内结型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心悸、胸痹患者,每获效验。现将其验案1则介绍如下。
 
  高某,女,85岁,初诊时间:2019年10月23日。主诉:活动后心悸、喘息约20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d。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三十余年,最高血压为160/100mmHg(1mmHg=0.133kPa),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厄贝沙坦,150mg/d,1次/d),近期血压控制良好;糖尿病病史2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瑞格列奈,1mg/次,3次/d;阿卡波糖,100mg/次,3次/d)。患者20年前因活动后心悸、喘息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此后上述症状时轻时重,3d前感心悸、喘息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尚能平卧。刻下症:活动后心悸,喘息,乏力,纳差不欲食,食后感心下胀满,口干略苦,双下肢轻度水肿,小便少,大便难行而不干。舌质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结且寸脉不足。空腹血糖8.22mmol/L。肾功能:肌酐82.9μmol/L,尿酸373μmol/L,尿素7.69mmol/L。心电图:房颤律,心室率约77次/min。心脏彩超:左房增大(43mm),左室壁心肌运动不协调,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可能性大(55mmHg),三尖瓣反流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二尖瓣流速偏快,主动脉硬化,二尖瓣瓣尖钙化,LVEF52%。西医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陷水停、瘀血内结证。治宜益气升阳、泻水化瘀,方用升陷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g,炙黄芪30g,党参15g,白芍15g,防风15g,陈皮9g,柴胡9g,白术9g,茯苓10g,羌活6g,泽泻15g,黄连6g,炙甘草10g,当归15g,丹参30g,葶苈子20g,茺蔚子15g。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饭前温服。10月30日二诊:患者诉心悸及乏力感较前减轻,活动后仍有轻度喘息,偶有心悸,纳差好转,口干,寐差,小便好转,排便困难较前好转,双下肢无水肿,仍便溏。舌象较前明显好转,苔白腻,脉结且寸脉不足。原方减泽泻为10g,加酸枣仁10g、知母6g。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饭前温服。11月6日三诊:患者诉仍有便溏,其余诸症皆减。舌仍暗,但边无齿痕,苔白略腻,脉结,但寸脉较前稍有力。上方去泽泻,加砂仁(后下)6g、白扁豆10g,继服7剂。11月13日四诊:患者诸症皆减,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而结,无力较前明显减轻。袁师认为患者此时正虚好转,可攻标实,故调整方药,去炙黄芪、党参、茺蔚子,加夏枯草、绞股蓝、三棱、莪术各10g。随访1个月,患者病情稳定,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评分为70分。
 
  按语:中医学将心衰归为“心悸”“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袁师认为,气、血、水三者密切相关,气属阳,统摄血、水,当气机出现异常,必导致血与水的转输、分布异常,从而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而瘀血、痰饮又会阻碍气机,加重气机不畅,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慢性心衰是典型的由气及水、血的病理过程,故用药时需注意泻水化瘀,随症加减。本案患者经升阳之法治疗后,脉象由虚转实。故而四诊时减扶正药,加祛邪药。因患者正气刚刚转复,故而祛邪时不忘扶正。借鉴阮士怡教授治疗冠心病时多配伍软坚散结药物的经验,故加绞股蓝、夏枯草,使日久之病邪得以彻底祛除。升阳举陷法治疗心系疾病起源于《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中载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能维持心肺功能。《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明确指出大气功能正常是疾病向愈的关键。李东垣指出脾胃乃元气之本,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认为百病由脾胃生,在治疗上主张“惟益脾胃之药为切”。张锡纯认为由于元气下陷,谷气下流,营气不能濡养脏腑,导致阴火上逆。并拟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袁师精研李东垣、张锡纯理论,认为慢性心衰基本病机为气陷为本,瘀血内结、痰饮内停为标。袁师分析,张锡纯的升陷汤与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均用黄芪补气,柴胡升下陷之气,并用甘寒之品以佐制,使其升陷而不助阴火。柴胡、升麻类皆为“风升生”之品,知母、黄连类皆为“寒沉藏”类,黄芪为“湿化成”之品。不同之处是升阳益胃汤用风药防风、独活、羌活以升清阳燥湿,且兼治脾胃。故于临床中多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心衰,而用升陷汤加减治疗心绞痛。在临证加减应用中,气虚及阳者当加桂枝、干姜等,血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等,痰饮内停者酌情加葶苈子、桂枝、防己等,痰浊痹阻者加石菖蒲、瓜蒌等。
 
  冠心病虚证者其脉象沉细,关前尤为明显,因为大气虚弱,无力鼓动心脉,日久瘀血内生则为脉结代。脉象沉细时应与虚寒饮停相鉴别,若患者无畏寒肢冷表现,则说明为大气下陷,如有畏寒肢冷则说明气虚及阳。国医大师李士懋言冠心病脉弦者以饮治之,脉滑者以痰治之,脉痉者(沉、弦、紧、拘、滞)当以寒凝治之。因而,袁师认为如脉象偏实者以标实为主,当先治标;如脉象无力则以正虚为主,当先固本,采用升阳之法。中医学的治病特点与优势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辨证,才能获得显效。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