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在创伤骨科中意义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认知度评分为(96.9±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创伤骨科病房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医学教育网指出,创伤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多为急诊患者,如脊柱创伤、四肢创伤、关节创伤等,患者出院到出院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疼痛的产生不仅会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引发不良应激反应,阻碍患者病情康复。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员,其自身对疼痛的认知、干预态度、护理技能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预效果,故而强化对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视,强化护理人员的认知、提高其干预技能非常必要。因为,为进一步改善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本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创伤骨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并就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不愿参与研究者;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40.9±3.0)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41.6±3.3)岁;同时将我院创伤骨科3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管理,为患者开展干预;即由护理长进行统一工作调配,护理人员遵从安排为患者开展相应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接受疼痛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干预;具体管理内容如下:(1)强化护理人员培训。科室需要强化对护理人员系统培训的重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创伤骨科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尤其需要强化对疼痛知识的学习,让护理人员认识到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并强化护理人员对疼痛危害的认知,使其明白疼痛的产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焦虑、烦躁情绪,同时还可能会影响病情恢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加重期病情,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与责任意识;此外,还需强化对疼痛干预知识培训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促使其掌握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方式,进而有效的提高干预质量。干预结束后,还需要设定相应的考核环节,对培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及护理人员的学习情况,确保培训结果,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可上岗。同时需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薪资挂钩,以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热情。(2)疼痛干预管理。①强化对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技能管理的重视,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较为频繁的人员,其沟通方式、行为表现及态度等通常会直接影响患者情绪与配合度。故而,科室必须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促使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急患者之所急,真正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以更为耐心、更为体贴的态度对待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更为悉心的照顾与干预,真正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理解、照顾与关爱,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度,促使其疼痛缓解、加速其康复。其次,宣教与止痛管理。②知识宣教是日常干预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的讲解方式、讲解语言等通常会影响患者认知度,这也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在熟练掌握疾病及疼痛相关知识的同事,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进行讲解与宣教,对于表达能力稍弱的护理人员,可进行强化练习,直至其能够准确、通俗的向患者讲解疼痛形式、有效护理方式、缓解疼痛的方法等为止。③疼痛干预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如熟练掌握冥想法、注意力转移法、呼吸法等的使用方法、咳嗽时需轻按伤口以防创口破裂等,了解各项止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故而,科室也需要强化对护理人员疼痛干预管理的重视,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与方法,从而为疼痛干预的有效实施及疼痛干预质量提供保障。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情况,以自制认知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疼痛原因、疼痛表现、干预方式等,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度越好。(2)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以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认知度比较。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认知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创伤骨科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多以各种骨折、骨创伤、其他骨病等为主。疼痛为该科室患者最为典型的一项症状,无论是创伤或是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中,患者都需要忍受程度不同的疼痛感。而持续的疼痛感往往会让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等情绪,甚至会对治疗效果及医护人员水平产生怀疑,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抵触治疗、医患矛盾等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视,尤其是加强对患者疼痛干预的重视非常必要。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其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应的护理手段来减轻手术所引发的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的一种理念。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与康复外科理念较为相似,其也是期望通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来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后果发生,从而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一种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干预的第一执行人,其对骨创伤科疾病及疼痛的认知、对护理技能的掌握等情况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故而强化对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视尤为重视。本次研究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对骨伤科疾病及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这对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通过对疼痛干预管理的重视,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宣教技能、对疼痛的干预技能等可促使护理人员以更合适、更专业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疏导与服务,这对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结果显示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认知度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创伤骨科病房患者的干预中发挥了积极功效。总而言之,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创伤骨科病房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度,并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