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责任制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价值及对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责任制护理。比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及提升生活质量。
广东医学教育网指出,四肢骨折在近年来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外科手术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会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预后产生影响,加上手术应激性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对此类患者加强干预。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本文就责任制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8岁,平均(43.15±8.40)岁。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5~69岁,平均(43.23±8.51)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存在均衡性(P>0.05)。纳入标准:(1)具备手术指征并择期手术治疗者;(2)骨折前无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3)自愿参与并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骨质疏松性骨折、多部位骨折者;(2)存在凝血机制障碍、器官衰竭的患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术前将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关术前准备;术中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做好保温护理;术后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1)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各成员对工作岗位及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加强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参加统一专业培训,掌握护理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熟悉责任制护理模式下的医护人员配合形式。(2)物品管理:安排专人管理手术室中的物品,查漏补缺并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将过期物品更换;术前由专人对各类器械、物品进行核查并合理放置,对仪器进行矫正,确保仪器物品处于无菌状态;术后对器械进行清点、回收、消毒处理。(3)心理干预:在术前、入室前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疏解负面情绪,介绍成功病例,鼓励家属多予以关爱和支持;住院期间尽量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心理方面的需求,鼓励患者适当参加文娱活动。(4)并发症干预:术后增加巡视次数,做好引流管护理、创口处理;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患侧肢体皮肤颜色等情况进行观察,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2)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在干预后20d复诊时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12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60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行双侧检验。数据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2.2住院时间和QOL评分
3讨论
手术能有效修复四肢骨折患者的骨折端,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但是手术存在应激性,会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身体康复产生影响。同时,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导致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生活质量。
责任制护理是由责任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的特点,能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使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操作责任意识更加关注;强化培训能使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掌握度及配合度得到提升;明确划分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有利于有效落实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术前风险评估可避免或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范手术室物品管理能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实施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提升其依从性;而并发症干预则可较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QOL评分高,充分表明了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显著。
综上,责任制护理能降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