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疏风温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均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咳嗽专病门诊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患者,以疏风温肺止咳方口服治疗的30例作为治疗组,以同期选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咳嗽复发率,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组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总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疏风温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具有较好疗效。
广东医学教育网指出,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发病隐匿,极易被失治误治,长期频繁就医及使用激素等药物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优势。导师史利卿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带领团队进行慢性咳嗽系列研究近20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受到业界认可。结合古今认识及临证经验,史教授认为寒饮伏肺证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证候之一,同时结合“寒者热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中医理论,提出疏风宣肺、温肺化饮的治法,并自拟疏风温肺止咳方,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疏风温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咳嗽专病门诊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患者,以疏风温肺止咳方口服治疗的30例作为治疗组,以同期选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男性6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45.37±14.75)岁;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2-51)个月。对照组30例中男性8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8.53±16.51)岁;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2-48)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值平均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抗哮喘治疗有效。
1.2.2中医诊断标准
咳嗽的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咳嗽的诊断标准。寒饮伏肺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及本课题组研究成果[5]制定。主症:咳嗽,咽痒,遇冷易咳,咳痰清稀或呈泡沫状,畏寒怕冷,背冷。兼症:胃寒,口淡不渴,纳呆,腹胀,便溏。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滑。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及咳嗽寒饮伏肺证的中医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上者;③治疗2周前后病例资料完整者。
1.4排除标准
①因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等明确病因引起及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引起咳嗽者;②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疏风温肺止咳方口服。药物组成包括炙麻黄、青风藤、茯苓、白术、桂枝、紫菀、款冬花等。根据症状进行药物加减:兼湿热者,加薏苡仁、白豆蔻、通草、滑石,兼脾阳虚者,加党参、干姜,兼肾阳虚者,加附子、淫羊藿。选用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1剂2袋,口服,1袋/次,2次/d,疗程为14d。
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片(规格:10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47,生产厂家: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0mg/次,1次/d,睡前服,疗程为14d。
2.2观察方法
观察2组患者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咳嗽复发率,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1)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参照相关文献制定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的评价标准。止咳起效时间:指首次服药后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夜间)较基线降低≥1分所需要的天数。每24h记录1次,以天计算。咳嗽缓解时间: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夜间)≤2分,并持续48h以上。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夜间)≤1分,且保持24h及以上。
(2)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咳嗽复发率。
咳嗽缓解率=每组咳嗽缓解人数/每组总人数×100%。咳嗽消失率=每组咳嗽消失人数/每组总人数×100%。咳嗽复发率=每组咳嗽复发人数/每组总人数×100%。参照相关文献制定咳嗽复发评价标准。其中咳嗽复发是指咳嗽缓解后,继续随访3d,若再度出现日间或夜间咳嗽症状积分≥3分,则判定为咳嗽复发。
(3)咳嗽症状积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咳嗽症状积分表,记录咳嗽症状积分情况。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为0分,偶有短暂咳嗽为1分,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为0分,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为1分,因咳嗽轻度影响夜间睡眠为2分,因咳嗽严重影响夜间睡眠为3分。患者需从首次服药开始,每天进行2次评价,早晨起床后对前一夜咳嗽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晚上睡觉前对白天咳嗽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4)咳嗽视觉模拟评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标记0~10cm的直线上划记相应刻度以表示咳嗽的程度,3次/d,取平均分为当日咳嗽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
(5)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本课题组研究成果制定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根据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咽痒、咳痰、畏寒怕冷、背冷、胃寒、口淡不渴、纳呆、腹胀、便溏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6)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LCQ共有19个条目,涉及生理状况(条目1,2,3,9,10,11,14,15),心理健康(条目4,5,6,12,13,16,17)和社会功能(条目7,8,18,19)3个维度。每个条目设有7个选项,分别为一直都是、大部分时间都会、经常会、有时会、偶尔会、几乎不会、从来没有,患者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1次测评。各维度评分由各维度对应的条目评分取平均值,总分为3个维度评分之和,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③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咳嗽复发率;④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⑤生活质量评分。
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描述,2组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间距(P25-P75)描述,2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2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相关文献制定: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咳嗽症状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咳嗽症状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咳嗽症状积分减少<30%。
3.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中,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中,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秩和检验,Z=-2.510,P=0.012,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30)
3.32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2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咳嗽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30例中,咳嗽缓解29例,咳嗽缓解率为96.67%;咳嗽消失24例,咳嗽消失率为80.00%;咳嗽复发2例,咳嗽复发率为6.67%。对照组30例中,咳嗽缓解22例,咳嗽缓解率为73.33%;咳嗽消失15例,咳嗽消失率为50.00%;咳嗽复发9例,咳嗽复发率为30.00%。经χ2检验,治疗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2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较(d;n=30)
3.52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6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组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组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顽固性、刺激性干咳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研究显示超过30%的中国成人慢性咳嗽[15]和近一半儿童慢性咳嗽由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目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口服白三稀受体拮抗剂等治疗为主,但临床仍面临部分患者对激素不敏感,或因患者依从性差,导致病情控制不佳,病情易复发等诸多问题。《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首次将中医药治疗内容纳入其中,彰显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与价值,因此总结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有效方药及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学并无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完全相对应的病名,多将其归于“咳嗽”的范畴。我们团队开展咳嗽系列研究近20年,既往提出寒饮伏肺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之一,寒饮伏肺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证候之一。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临证中亦常见寒饮伏肺证。该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对冷空气尤为敏感,每因受凉诱发咳嗽发作或加重。随着现代人惯用空调、恣食寒凉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类证候在临证中越发常见。寒饮伏肺证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寒冷、冒雨涉水、惯用空调、恣食寒凉、过服寒凉药物或素体阳虚等诸多因素有关。寒邪或从外感或从内生,若失治误治,祛邪不尽,耗伤肺脾阳气,阳虚则津液内停,积而成饮,寒与饮合,内伏于肺,成为寒饮伏邪。复因形寒饮冷、同气相求、内外合邪、合而为病,终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素问•咳论篇》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此外,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的病机与风邪密切相关。寒饮伏于肺内,每因风邪等诱因引动而触发,故该类患者具有咽痒,吸入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咳嗽频作的临床特点。正所谓“风者,善行而数变”“无风不作痒”。由此可见,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的病机关键在于肺脾阳虚、寒饮兼风邪内伏,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密切相关,病性为虚实夹杂,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病证,文献报道多以温阳散寒止咳作为主要治法,处方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经典方剂最为常见,但仍有效果不佳者,究其原因与寒饮伏肺证的复杂病机有关。基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之肺脾阳虚、寒饮兼风邪内伏的病机特点,结合“寒者热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中医理论,我们团队以疏风宣肺、温肺化饮为治法。本研究所用疏风温肺止咳方为史利卿教授的临床经验方,该方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该方主要由炙麻黄、青风藤、茯苓、白术、桂枝、紫菀、款冬花等组成。其中炙麻黄、青风藤疏风宣肺,茯苓、白术、桂枝健脾渗湿、温阳化饮,紫菀、款冬花与炙麻黄相配,宣降肺气、润肺降逆、化痰止咳。诸药合用,温散并行、肺脾同治、标本兼顾,使肺气开宣、风邪外出、中阳得健、寒饮得化,共奏疏风宣肺、温肺化饮止咳之效。该方立法组方紧扣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风邪与寒饮并存的核心病机,同时体现了宣降共施、寒热平调、肺脾同治的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疏风温肺止咳方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寒饮伏肺证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起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甲基麻黄碱、伪麻黄碱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起到镇咳作用,桂枝所含的桂皮醛可显著下调寒负荷后的瞬时受体电位M8(TRPM8)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这为进一步探讨该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药效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团队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从而更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该方药的疗效及作用机理,为提高中医药辨治水平奠定基础。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