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咬伤至诊治时间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西医诊疗、三莲金黄散外敷、蝮蛇解毒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蛇伤外科Ⅱ级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持续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
广东医学教育网指出,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促进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改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毒蛇咬伤属于一种危急症,咬伤后毒液可通过血液循环使局部、甚至全身产生中毒症状,危及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患者经抗蛇毒血清治疗后可有效中和蛇毒,消除其对人体的损伤作用,但对伤口处残留毒素无作用,导致咬伤处疼痛、肿胀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坏死,需持续进行治疗干预。中医护理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的特色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实现个体化护理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在毒蛇咬伤患者中采用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分析其对患者症状改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诊断标准;均经抗蝮蛇毒血清静脉注射治疗有效,病情好转;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为严重中毒,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出现咬伤处溃疡者;合并重要器官原发性病变者。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咬伤至诊治时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26±10.19岁;咬伤至诊治时间0.4~3.9h,平均1.89±0.33h。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2.17±10.23岁;咬伤至诊治时间0.4~3.8h,平均1.91±0.3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诊疗、三莲金黄散外敷、蝮蛇解毒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蛇伤外科Ⅱ级护理,清淡饮食,忌饮酒,以及燥热、辛辣、肥甘厚味之品,适当抬高患肢,促进消肿。观察组采取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
(1)改良敷药法:敷好三莲金黄散后用透气防水防渗敷料包裹,以弹力绷带外固定。
(2)中医特色护理:(1)情志干预。多与患者交流互动,讲解毒蛇咬伤临床表现、自救方法、治疗方法、护理需求及注意要点,告知规范用药、积极配合护理在促进咬伤处康复中的重要性;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其情绪特点,对忧郁甚者多与其沟通,聊其感兴趣话题,引导患者倾诉、宣泄,要求家属多给予支持;若情绪低落则在病房内播放相声、小品、喜剧电影等,激发患者愉悦情绪;焦躁过甚者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或引导其进行冥想,进行精神放松。(2)镇痛干预。选择神门、皮质下、交感耳穴,以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每穴按压3~5min,每日按压3次,以减轻痛感。(3)饮食干预。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等,急性期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如用绿豆芽、丝瓜、冬瓜、青瓜、瘦肉等煮汤;恢复期宜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猪肉、鸡蛋、鸽子及各类水果蔬菜,多食银耳、茄子等,促进蛇毒排除、消肿止痛;火毒证多饮西瓜汁、绿豆汤,风毒者以当归、红花、桂花等入食。
1.3观察指标
(1)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时间,患侧肢体周径-健侧肢体周径<1cm则为肿胀消退;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用标有0~10分的标尺量化疼痛度,评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评分低于3分则为疼痛缓解。
(2)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每个量表各20个题目,采取4级评分(1~4分),最终评分=20个题目粗分之和乘以1.25,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心理应激越严重。
(3)患者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总计19个问题,用5级评分(1~5分),分为满意(≥76分)、一般满意(57~75分)、不满意(≤56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因蝮蛇咬伤后毒汁经创口侵入血循环,内犯脏腑,经抗毒血清治疗后虽可中和毒素,但造成的损伤无法逆转。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是抗毒血清治疗后的常用干预方案,可促进余毒排出,调和脏腑功能,促进咬伤处肿胀消退,加速患者恢复。
但常规中药外敷后多以胶布固定,弹性、防水性、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患处的循环代谢,且渗出物易污染胶布,影响固定效果。本研究采用改良敷药法,在涂抹中药后加用透气防水防渗敷料包裹,以弹力绷带外固定,可充分吸收伤口渗液,保护伤口,且弹性较好,有利于咬伤处代谢循环,保障外敷治疗效果,加速肿胀消失及疼痛缓解[9]。毒蛇咬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代谢等,还会导致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恢复,需加以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促进毒蛇咬伤患者恢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中医特色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下的辨证护理,临床根据患者身心综合情况,实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特点采取情志疏导、情志制约、情志影响、认知干预等一系列干预方法,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态度,保障治疗效果。耳穴压豆是中医常用特色护理措施,可通过刺激耳穴反应区起到镇痛作用,进而减轻患者疼痛感受,促进疼痛的缓解。良好的营养干预是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方法,临床根据毒蛇咬伤恢复需求进食,并根据证型调整饮食,起到食疗效果,更有利于毒素排出,消肿止痛,加速患者康复,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在毒蛇咬伤患者中采取改良敷药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效果确切,能够促进肢体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改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